关于 Web 2.0的文章已经很多 ;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与 Web 1.0 相比有何不同,它对人们和组织有何影响等等。我还将描述什么是 Web 2.0。但这次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方法。
对于科学而言,Web 2.0 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主题,并且有关该主题的出版物并不多。然而,有多个框架可用,其中Stocker、Dösinger 等人(2007)提出的框架是最好的。最好的,因为几乎所有其他框架都可以放在 Stocker 等人的框架内。他们的框架由三个方面以及三个相关学科组成,描述了 Web 2.0。 Stocker 等人指出,Web 2.0 由一组要素组成:a)有用的技术(ICT);b)导致社区创建的社会现象(社会学);以及 c)商业价值的创造者(企业管理)。
Web 2.0 的三个方面
Web 2.0 的三个方面
社会方面互联网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传统上,用户只是被动参与,因为他 Instagram 数据 们只能查看内容。随着Web 2.0的出现,用户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生成内容来积极参与。用户生成内容 (UGC) 使用互联网平台来创建、共享、上传或重新混合数据(Tapscott & Williams,2006;Anderson,2007;Cha,Kwak 等,2007)。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社会工程学是集体智慧或群体智慧(Högg、Meckel 等,2006 年;Anderson,2007 年)。 Web 2.0 用于将人们和知识聚集在一起,因为一个群体比群体成员单独行动更聪明(Heylighen,1999)。维基百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Janzik 和 Herstatt (2008)详细阐述了人们参与此类举措的原因。他们参与的原因包括:乐趣、权力、地位、信任或以产品和服务形式的补偿。这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是社会学的问题,我不会在这里进一步阐述。
技术方面
Web 2.0 的技术方面可以分为 a) 支持技术和 b) 应用程序或服务 ( Anderson, 2007 )。支持技术的示例包括简易信息聚合 (RSS)、异步 JavaScript 和 XML (AJAX) 以及应用程序可编程接口 (或 API)。这些使得所谓的应用程序或服务成为可能。众所周知的应用程序示例有 Wiki、博客、社交网络和混搭。
业务方面
Web 2.0 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商业方面,因为 Web 2.0 总是用来创造价值的。Tapscott 和 Williams (2006)在他们的维基经济学商业模型中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描述。泰普斯科特和威廉姆斯为金矿开采公司如何运用集体智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公开了所有地质数据,并要求公众对金矿脉的定位提出建议。他们收到了 110 份回复,其中 50% 指出了新的地点,而这些新地点中的 80% 都产出了黄金(Tapscott & Williams,2006,第 16-17 页)。另一个例子是利用长尾(Anderson,2007;Brynjolfsson,Hu et al.,2007;Musser & O'Reilly,2007;Anderson,2008)通过 Web 2.0 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