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用的单点方法 新用户留存

Dive into business data optimization and best practices.
Post Reply
Reddi2
Posts: 361
Joined: Sat Dec 28, 2024 7:24 am

一般常用的单点方法 新用户留存

Post by Reddi2 »

这里说的适合的路径很可能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留存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提留存本质是让用户感受到产品价值,所以前提是产品有价值。

但也不是一定先要做好留存再做拉新,这和提留存要先有产品价值是两回事。 tiktok就是先搞流量再搞留存,但这和tiktok产品本身的属性强相关,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产品,且它有抖音的经验。

而微信视频号则是先留存再流量,所以RRR更适用于一般新上线的产品,尤其是资本有限的产品。 互联网产品常见的两种死法: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生于拉新,死于变现。 不同产品提留存的前提,难度的评估及策略制定: 制定和评估产品的留存曲线; 如何计算和绘制留存曲线; 如何评估留存曲线; 精细分析,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留存线索和留存路径,明确留存发力点。

通用方法 用户分群对比很常用,一般出现指标异常都会用到; 功能留存矩阵对比结合用户分群可扩展出很多矩阵; 大用户规模的产品; 改善长期留存曲线MF分析长留; 加深用户参与度。
精准拉新; 持续上手,用户引导。 老用户留存: 用户习惯养成路 医生数据库 径 找路径的方法:数据找出习惯用户,习惯用户根据产品目标比如使用频次的理想值等来找,分析习惯用户的行为特征,路径特征,场景特征,以及在用户的早期特征等即可找到,Hked。

用户参与度的加深 提升使用频次和使用强度,增加使用场景:比较熟悉的如滴滴的各种用车场景:参与度可看作留存的前向指标,可用活跃频次和活跃强度比如时长就是一种强度来表示。

所以为什么很多产品都要提使用频次、提时长等,原因就在这里再给一种理解:留存是用不用,参与是怎么用。 活跃是单次行为,参与度或留存是复合行为;留存是活跃在时间上的持续,所以留存分为初始行为和留存行为。

一般说留存提升了多少,需要明确留存的这两个行为分别是什么,否则数据差异会很大活跃是单次行为,活跃的频次和活跃的强度是参与度,留存是活跃在时间上的持续:所以提升活跃或者提升参与度能带来留存的提升就是这个原因。

用户防流失 流失用户的定义,一般常用方式通过回访率曲线找拐点,没有拐点按业界常用值来定或业务自己根据情况来定。

d流失预警机制 流失预警模型提活跃和防流失是有区别的,可以认为提活跃是吃营养品,虽然没病但可以吃吃了没坏处,而防流失是打疫苗,有潜在的风险才给你打,在应用层常用的策略会很像或者常有交叉,但确是两种概念,作用的目标用户都不一样;篇幅有限,后续单写一篇流失预警模型。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