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精准农业中的空间数据支持

Posted: Wed May 28, 2025 4:52 am
by taniya12
精准农业 (Precision Agriculture) 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土壤和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性,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它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水、肥、农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空间数据库是精准农业的基石,它能够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分析各类地理空间数据,为农田管理、决策支持和智能农机作业提供核心支撑。

1. 农业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精准农业依赖于多源异构的地理空间数据。

农田地理数据: 存储农田边界、地块信息、耕作区域的精确几何形状(多边形 POLYGON),以及其属性(如作物类型、播种日期、历史产量)。
土壤数据: 存储土壤类型、pH 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土壤属性在农田中的空间分布。这些数据通常以栅格数据(每个像素代表一个土壤属性值)或带有属性的点数据形式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
作物生长数据: 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地面传感器等获取的作物长势影像(如 NDVI 植被指数图)、叶绿素含量、作物高度、生物量等。这些通常是多时相的栅格数据,反映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变异性。
农机作业数据: 智能农机(如拖拉机、播种机、施肥机)作业时的实时位置、作业速度、施肥量、播种量等。这些数据通常带有精确的 GPS 坐标和时间戳。
2. 精准施肥与灌溉
空间数据库在精准农业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变异性分析: 通过空间数据库对土壤数据、作物长势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生成反映农田内部空间 特殊数据库 变异性的专题图(如产量图、土壤养分图、长势图)。例如,利用 ST_ClusterDBSCAN() 识别产量低洼区域。
精准施肥决策: 根据土壤养分图和作物长势图,空间数据库可以辅助生成可变施肥处方图。在处方图中,不同区域被分配不同的施肥量(通常以栅格或多边形区域属性的形式存储),精确到平方米级别。
精准灌溉决策: 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和作物需水量模型,空间数据库可以帮助确定农田不同区域的精确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节水增效。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通过对作物长势异常区域的识别(空间聚类或模式识别),结合历史病虫害发生数据,空间数据库可以辅助对病虫害进行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治。
3. 智能农机作业与未来趋势
空间数据库为智能农机提供了作业依据。

导航与控制: 空间数据库中存储的处方图和作业轨迹图直接被智能农机(如自动驾驶拖拉机、变量施肥机)读取,指导其精确地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灌溉和收割等作业。
作业质量监控: 农机作业后的数据(如实际施肥量、喷药量)回传到空间数据库,与处方图进行对比,评估作业质量。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空间数据库将面临更大规模、更实时、更复杂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挑战,并与农业机器人、区块链等技术结合,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