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坚定立场的第二个争议问题是

Dive into business data optimization and best practices.
Post Reply
pappu6329
Posts: 259
Joined: Sat Dec 28, 2024 3:14 am

以色列坚定立场的第二个争议问题是

Post by pappu6329 »

从政策和行动角度来看,以色列对攻击含义的这种立场有点令人惊讶。该地区冲突的历史表明,其平民经常成为其对手攻击的目标。未来,其他国家或非国家行为者发起的敌对非破坏性网络行动也可能如此。以色列拒绝将此类行动定性为攻击,因此在法律上予以禁止,而不是与其他国家合作确定它们何时可能违反国际人道法,从而放弃了使用攻击性法律手段谴责这些行动的可能性。

数据是否符合国际人道法中的“物体”这一术语。如果符合,旨在改变或销毁民用数据的网络行动作为对民用物体的攻击是违法的。此外,如果该行动针对的是军事目标,则在攻击分析的比例和预防措施中必须考虑对民用数据的附带影响。

专家和各国对此问题的看法不一(例如,参见此处、此处和此处)。例如,法国认为内容数据是客体,并列举了“民用(政府)数据、银行数据和医疗数据”,尽管法国将根据对相关系统的影响来评估针对过程数据的操作。相比之下,丹麦在其 2020 年军事手册中指出,“(数字)数据一般不构成客体”(第 2.1.1 段)。

这两种解释都不完全令人满意。如果数据被视为客体,那么某些可能针 香港资源 对平民的关键军事网络行动(如反叛乱或稳定行动期间的心理战)将被禁止。另一方面,如果数据不是国际人道法意义上的客体,那么某些可能严重扰乱平民生活的网络行动将是允许的。

尽管大多数发表国际法声明的国家都回避了这一话题,但以色列却直面这一话题,声称“只有有形的东西才能构成物体”,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塔林手册》2.0专家的支持(规则 100)。重要的是,在解释这一立场时,Schöndorf 博士警告说,如果针对数据的行动造成的后果使该行动成为攻击(物理损坏、伤害),则将适用管理攻击的国际人道法规则。

一方面,以色列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明确立场的事实令人惊讶,因为根据这种解释,以色列平民在法律上得不到保护,无法免受数据丢失或更改造成的严重破坏。例如,想象一下针对银行或基本社会服务数据的网络行动。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以色列的许多对手倾向于无视保护平民的国际人道法规则,而且涉及数据的网络影响行动对于像以色列这样面临来自平民内部的对手的国家来说特别有用,以色列的立场是有道理的。考虑到这两种立场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这个问题最好不要解决,以色列只需采取其他地方提出的行动政策,旨在平衡争端引起的军事和人道主义考虑。

结论

以色列在将国际法应用于网络行动方面的做法和观点是精妙且精准的。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以色列明确并实际遵守了有关国际法识别和解释的国际法规则。其他国家在制定法律立场时有时对这些规则关注不够,尤其是当这些规则导致结果不佳时。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