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注:本文作者是俄罗斯人,编辑知道其身份、所属机构和资历。根据我们的政策,并考虑到俄罗斯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面临的严重且持续的威胁,作者要求匿名。编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该要求完全合理,并向所有无法自由表达观点或因此被迫离开祖国的俄罗斯同事表示声援。
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入侵乌克兰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集束弹药或马里乌波尔剧院爆炸案等多起事件引发了战争罪的指控。
根据《罗马规约》第十二条,缔约国或已提出临时声明的国家领土内所犯的罪行具有管辖权。乌克兰于 2015 年提出了此类声明。尽管俄罗斯从未成为缔约国或提出声明,但乌克兰的声明本身就构成了除侵略罪之外所有罪行的有效管辖依据。
然而,除了直接实施者(例如向平民目标开火的地面部队)之外,其他远离犯罪现场的人也可能是同谋或以其他方式参与犯罪。这些同谋可能在另一个国家的领土上行动。乌克兰境内的所谓犯罪可能是由莫斯科总部或乌克兰境外任何其 柬埔寨资源 他地方的俄罗斯指挥官和政治领导人下令、授权或纵容的。法院的管辖权是否涵盖所有涉案人员,还是只涵盖那些在乌克兰境内的人,或者不涵盖任何人?
这个问题是关于非直接犯罪者在领土上享有刑事管辖权的确切范围,是更广泛的问题,即犯罪地点,在《罗马规约》的文本中找不到答案。但其他国际法和比较法原则可以帮助回答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对可能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行的管辖权延伸到俄罗斯官员和指挥官,他们虽然身处俄罗斯,但可能下令、协助或容忍在乌克兰领土上犯下此类罪行。
在孟加拉国/缅甸案中,法院在另一种不涉及跨境共谋的事实背景下处理了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院根据管理国家刑事管辖权的习惯国际法对《规约》进行了解释,“因为这是起草者在谈判相关条款时所考虑的法律框架”,并且“这是缔约国可以移交给法院的最大[管辖权]”(此处,第 55 段;另见此处,第 70 段和此处,第 49-50 段)。法院没有就跨境参与犯罪提出任何具体裁定,因为它没有被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人们必须通过研究国家立法和判例来确定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在那里,可以观察到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