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世界中,我可以用智能手机拍照,然后它立即复制到我的云存储和我的设备上。如果我随后将其发布到 Facebook 上,它会随着每次新的点赞、分享或浏览而无限复制。无需我做任何事情,该图像就会突然出现数千个版本,所有版本都由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在他们的社交媒体提要、博客或任何地方“拥有”。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如此。
在 Citizenme,我们让人们拥有一份个人数据的副本。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拼接起来,并使用人工智能将这些数据链接并分层到设备上,为每个人提供大量深入的个人见解。这就是人们体验从所有这些比特和字节中获得的真正“价值”的地方。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将数据转化为见解的充足存储空间和 CPU,我们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做到这一点。
我们如何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数据?
过去两年,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是什么促使人们想要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数据。我们意识到,真正推动大规模采用的因素是人们了解个人数据的个人价值。什么是内心深处的个人因素,会鼓励你进行互动?
我们认为有四个吸引因素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与他们的数据进行交互。
首先,它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参与现有的市场。
其次,我们要明白,价值并不在于数据。数据很枯燥。有得出的见解,而深刻的见解则来自于将大量不同的、不拘一格的数据联系起来。这些见解可以是任何内容,从购买决策:例如:我是 妈妈数据 否需要一台新洗衣机,因为我从智能电表数据中看到这台洗衣机可能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出现故障?到更严肃的见解,例如:我会在未来五年内患上糖尿病吗?根据我的步数、身高、体重、年龄和饮食习惯。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人生见解,对我们所有个人都具有深远的价值。
第三大驱动力是捐赠,我们发现人们愿意将自己的数据捐献给慈善事业,比如乐施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或世界自然基金会。
最后,趣味。有趣、轻松、Buzzfeed 风格的内容——基于科学——是互动的另一个驱动力,例如:你比你的 Facebook 好友更聪明还是更不聪明?
公民与数据的关系
利用这四项原则,我们了解数字公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数据,并在此过程中为自己释放数据的价值。我们分析了人们在共享和交互数据时表现出的特征类型。结果就是一张人与数据关系图。我们都根据上下文展示这四个价值观中的每一项元素:个人数据交互的对象、地点、内容、原因和时间。
数据个性
图片:围绕个人数据的用户行为的四个特征
我们已经确定了四个特征:“捍卫者”,即那些致力于保护自己数据的人。当我们处于捍卫者模式时,我们会关心我们的数据是如何被使用的。一个例子可能是当我们向保险公司提供个人健康信息时。
其次,具有强烈“未来主义者”特质的人倾向于信任技术。具有天生强烈未来主义者特质的人的典型例子可能是马克·扎克伯格或伊隆·马斯克。
第三类是“赚钱者”:他们将数字互动视为交易,并致力于优化个人财务成果。例如,在预订假期时使用价格比较网站。
最后,我们还有“改进者”,他们是自我实现者。一个例子是使用 Garmin 手表在健身房监测心脏健康状况。
我们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地图顶部的行为往往更受智力驱动,底部的行为往往更受个人利益驱动。左侧的行为往往更愤世嫉俗,右侧的行为往往更乐观、更信任他人。该模型尚在完善中,我们已确定了两个额外的互动指标,以完善该图景。
所有这些分析都使公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样,品牌、政府和其他组织也能更好地了解他们。
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繁荣的新数字时代,它首先需要为我们每一个作为数字公民的个体服务。只有通过个人数据的民主化赋予我们权力,我们公民才能真正参与创建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全球数字社区。